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膏肓痛之中醫治療

膏肓痛是一種常見的文明病痛,指的是背部兩肩胛骨間的部分疼痛,是笑傲江湖小說中,任我行被鎖起來的琵琶骨內側,也是台語所謂「飯匙骨」內側分佈的區域,許多上班族、老師、作業員、容易緊張的人、常使用電腦的人會出現這種症狀。疼痛起來連肩背都會覺得緊張,甚至頭痛。而這個區域正好是中醫針灸穴位膏肓穴的位置,因此又稱為膏肓痛。

許多病患會覺得時常肩頸酸痛,反覆發作或是胸悶不順,很多病因都在是於膏肓區域有條索狀的筋結,使得整個背部肌肉養份輸送不利。

病例分享:
54歲鐘先生近一個月來覺得背部膏肓處疼痛,睡覺時經來翻來覆去,不停的換側睡覺,穿衣服時更覺得有拉扯痛感,雖未到胸悶頭痛,但總覺得呼吸不是很順暢,平時晨起口渴,脈沉,其餘無特殊不適,就是肩背疼痛很困擾他。治療的方式以針灸膏肓穴、風池、天宗、肩膠等穴位,一星期針灸兩至三次,搭配水煎藥附子湯之加減方。約兩週疼痛已完全消失,肩背緊的狀況也改善。

針灸膏肓穴及天宗穴直接處理肩背疼痛具有快且直接的療效,搭配內服的煎藥可以增強針灸所給予的療效,增強背部肌肉營養的輸送,藉此改善整個背部肌肉的循環,使膏肓痛不再復發。


因為膏肓處的肌肉缺乏有力的肌鍵支撐,所以容易造成勞損,平時可搭配一些舒展運動,避免駝背,或是維持同一種姿勢太久,避免喝冷飲,即可有效預防膏肓疼痛。

延伸閱讀
三叉神經痛之中醫治療

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是十二對腦神經中的第五對腦神經,左右各有一條,在耳前分支為三條,分別分布於前額、臉頰,及下巴,因此稱為三叉神經。而三叉神經的功能除了運動之外,最主要就是管理臉部的所有感覺,包含痛覺、溫覺及本體感覺。因此若是三叉神經受損最常感覺到就是如閃電般的疼痛,伴隨著麻麻、熱熱的感覺。


造成三叉神經痛的原因很多,一般常見的原因為皰疹病毒感染後造成的神經痛或是因血管病變而壓迫到三叉神經,其他如頭面部的腫瘤壓迫神經血管也可能會造成三叉神經痛;另外如顏面部的外傷也可能會造成此症狀;而精神壓力雖無直接與三叉神經痛有關聯,但許多三叉神經痛的患者,都與壓力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病例分享:

42歲的陳女士,過去因為皰疹病毒感染造成三叉神經痛,痛起來的時候連咀嚼,笑的時候都會感受到巨大如電擊般的疼痛,讓陳女士感受到很大的壓力,睡眠品質不但不佳,因為怕顏面肌肉動作太大會引發臉部的疼痛,導致講話不太清楚,並時常覺得口乾,火氣很大,排便也不暢,其脈象弦細緊。治療方向以調節神經及疏風解表著手,用水煎藥的小柴胡湯加桂枝,搭配針灸顴髎、地倉、下關、頰車、四白、絲竹空等穴位,一週後,疼痛已減輕4成,兩週後疼痛減輕6成左右,睡眠狀況、口乾也因此改善很多,一個月後,陳女士又可恢復正常工作及生活作息。


三叉神經痛起來會讓人難以忍受,也常被人誤以為是牙痛而拖延病情,一般西醫多以抗癲癇藥物以減輕三叉神經痛,但仍需注意皮膚過敏及肝毒性的問題,以中藥穩定神經並疏風解表,加上針灸緩解神經血管的緊張性,可以讓患者減輕疼痛並擁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功能性子宮出血-月經崩漏



一般正常月經週期的天數為3-7天,若是月經超過7天以上仍不停則稱為月經崩漏,量多勢急時為崩,量少勢緩為漏,在西醫則稱為功能性子宮出血。 


治療案例分享:
黃女士47歲,有子宮肌瘤病史,脈弱。從一年多以前開始經來不規則,經來量大且一次都持續10天以上,伴隨著大量的血塊,有時還會一個月來兩次,因此幾乎月經整個月都沒有停過,這兩三個月來,因為月經崩漏過多,導致面色蒼白,血紅素降低,不但時常覺得疲倦,頭暈,連走路都會覺得喘。黃女士過去也有子宮肌瘤時月經量也未曾如此多,雖有挾瘀的體質,但主因應為接近更年期,荷爾蒙開始紊亂,子宮內膜過度增厚,再加上衝任二脈不能約制經血。因此治療的方向,在月經週期行經三天後給予芎歸膠艾湯加減,幫助月經收濇,平時佐以炙甘草湯方及當歸芍藥散等相互搭配,以補血調經。服用的三個月期間,月經即能收濇住,且經來越趨規則,面色及頭暈、疲倦也改善許多。 


一般來說月經會出現崩漏的情況大致有三個主因,第一是體虛,不能約制經血,如流產、生產過後等妊娠相關問題,或是荷爾蒙紊亂失調;第二是瘀阻,造成血液不能遵循脈道,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瘜肉等因素;第三是體質偏熱,迫血妄行如子宮發炎、骨盆腔發炎的狀況。但現代人多數都是三種互相夾雜,比例此消彼長,因此治療上仍需依照不同情形及不同月經週期階段加以調養,再搭配正常的生活飲食作息,方能讓月經再度規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