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4日 星期四

濕疹的中醫療法

 



皮膚問題的特性

皮疹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任何一個地方,出現的位置通常具有臨床的治療意義,濕疹不但會影響外觀,皮膚搔癢難忍,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干擾睡眠,或因為傷口感染而進一步惡化,反覆遷延影響心理健康,另外黃帝內經提到有諸內者必形於外,代表身體內出了狀況會在身體皮膚表現出來,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只是癢而忽視它。


一般人會認為濕疹所呈現的症狀一定是皮膚癢而疹子會出水,但是根據不同人的體質或疾病進程,濕疹的樣貌也會有所不同。急性濕疹多帶濕熱性質,外觀可見皮疹皮損、滲液或潰瘍,多見紅腫色鮮豔,然而慢性濕疹則有可能會因皮膚乾燥發癢,甚至因搔抓而脫屑結痂。


致病因素

許多人會問到,為什麼我的皮膚會容易出狀況,基本上會產生濕疹多與患者的體質有關,當勞役過度,氣候異常、環境改變、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原因超過了人體的調節能力,破壞了陰陽的平衡就會導致身體防禦能力鬆動,現代人貫於熬夜、過食刺激辛辣油炸食物或致敏物質、身處壓力的情境下導致免疫系統失衡,都是誘發因子,皮膚身為人體重要衛外器官,就容易出現問題。


治療方式

有分為內服,外用,及針刺

  1. 內服

內服藥的目的不止是為了止癢,恢復皮損,更重要的涵意在於提升身體對於外在環境變化的容忍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如何讓正氣存內,就得依照個人體質,生活飲食作息的不同,作出不同的處方。中藥材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就可依此作個別化的調整。


引經藥

另外中藥亦有引經藥的特點可導引治療藥物到達病所,因為濕疹所犯之處通常代表所屬經絡循環出現問題,好比說面部多由胃經與大腸經絡循行,頸側為膽經、三焦經循行,胸脅則為膽經肝經的所屬位置,辨別體質再加上引經藥的帶領,較能直達病所,精準調理。


2.外用

濕疹的患者常因為不自覺的搔抓造成皮損,且因為搔抓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導致越抓越癢,範圍越來越大,皮膚一旦有了傷口,防衛能力下降會使得皮膚更加敏感,產生惡性循環。


中藥的外用膏劑作用在於減少外在環境對皮膚的刺激,有減敏止癢、修復傷口,保濕謢理的作用,當修復的速度大於破壞的速度,皮膚問題才能有效緩解。


3.針刺

針灸的穴位通常會採取曲池、血海、太衝、三陰交、合谷、足三里、陽陵泉等穴位疏肝健脾養血袪風調和營衛。另外針對纏綿難解的濕疹患者也可在患處直接針灸或是放血,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加速患處痊癒。在臉部的濕疹及癒後所殘留的色素疤痕也可用特製的細針促進患處的修復代謝,以利膠原蛋白及彈性纖維的增生。


4.衛教

對於濕疹體質的人,尤其需要重視忌口、規律作息以配合療程,當身體稟賦較不足的人群,需要以節制來彌補體質相對弱勢的部份,這是應該要有的觀念。

  • 辛辣、刺激、油炸物(菸酒)

  • 冰冷飲品

  • 易誘發過敏的食物、發物(依個人體質)

  • 熬夜、過食



結語

濕疹的患者,在某些程面上,容易給自身較大的壓力,如何平穩自身的情緒也是一項重要的課題,不如就把調理的過程當作一個嶄新人生的開始,用全新的態度檢視自己過去的飲食作息,從內到外換然一新。


延伸閱讀

青春痘(痤瘡)

皮膚過敏-濕疹案例

腸病毒之療法


三年的疫情過去,考驗著人們的免疫系統,不管是因確診過後抑或是長期處於疫情下的心理壓力,以及其餘病毒的傳播停滯期,都使得大家的免疫系統低於水平。當新冠的疫情已逐漸放鬆之時,其餘的各項病毒正伺機而起。


近期正值腸病毒的高峰期, 大人小孩都可能見到,主要是由許多不同種的病毒集結而成,症狀可輕可重。其中以幼兒感染71型會產生較大的危險性,手腳掌起疹子,咽喉紅腫起水泡(疱疹性咽峽炎),嚴重時可能併發腦炎、心肌炎及神經系統的病變。其餘的腸病毒主要症狀為發熱、嘔吐、腹瀉、喉嚨痛、頭痛等。症狀輕微者多以支持性療法,補充電解質及水份多加以觀察,症狀明顯者針對症狀給予對症治療。在中醫中,針對腸病毒感染的治療方法也有很多,包括中藥治療和針灸治療。


中藥治療腸病毒

在中藥治療方面,急性發作期時常用的中藥包括黃連、黃芩、黃柏、茯苓、陳皮、連翹、白勺等。經常使用的方劑如葛根芩連湯、半夏瀉心湯、藿香正氣散、小柴胡湯等...這些中藥都有清熱、散結調理腸胃等功效,對於腸病毒感染的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此外,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醫師還可以對中藥方劑進行個別化調配,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在於,幼兒的症狀變化快速,需時時觀測其活動力及精神狀況,且護其胃氣。針對一些因嘴破而造成胃口不佳的孩童,中藥也有相關的噴劑藥粉可以緩解口瘡的不適感。


調養期的治療方向主要著重在腸胃機能的修復,及身體氣血的調養。不管是成人還是幼兒,在復元過後的一週之內盡量仍以清淡飲食為主,若是貿然過度飲食容易造成病邪來復,纏綿難解。調理腸胃的方劑常以香砂六君子湯、四君子湯、小建中湯、五苓散、理中湯等方劑建其中焦元氣。


針灸治療腸病毒

在針灸治療方面,針灸可以調整人體的氣血運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對於腸病毒感染的治療也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針灸穴位包括足三里、陽陵泉、內關、合谷、曲池等穴位,緩解腸病毒感染的症狀,促進康復。倘若病後脾胃虛寒症狀較明顯的患者,也可以利用艾灸薰臍的方式復其胃陽。


預後保健

腸病毒感染對於兒童的危害較大,因此家長在平時應該加強對兒童的健康管理和保健工作,以減少感染的風險。對於已經感染腸病毒的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休息、保持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適當控制飲食。病後需觀察胃口恢復的狀況如何、是否仍有腹痛、脹氣、消化不良等症狀存在。其餘的症狀如睡眠情況或頭痛頭脹等症狀,也很有可能與腸胃機能不穩定有關,需要患者多加注意。


延伸閱讀

腸躁症之中醫治療

便祕之中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