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我的大學-黃煌的經方人生讀後感-上



看過黃煌老師的幾本書後,就不免想要了解一位功底紮實的經方家的養成背景。
書中一開始的幾個字就點出了關鍵。

「我沒有上過大學,準確地說,我沒有大學本科學歷。但是,我的一生,都在讀大學。」
黃煌老師雖沒有本科學歷,但他這一輩子、這一生都不斷的在學習。
觀察著他所敬重的老中醫們,如何開方,如何洞悉人性,如何熟悉生活。如何苦讀鑽研中醫相關理論。在日本京都大學公費進修時帶給他的收獲及衝擊。如何推廣中醫。以及21世紀後跟進互聯網的時代讓經方推廣開枝散葉。

除了本身的努力之外,觀察力入微,不斷思索而產生獨有的洞見,開闊的思路更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

在他的記憶裡醫院裡的老前輩都有自己獨特的看診方式,及擅長處理的疾病,黃煌老師會很仔細的觀察老前輩們的用藥、劑量、看診方式與病人的應對進退,在地區醫院學習的這段時間,他從那時即了解到,醫生,是因為有病人才有存在的價值,而且他發現家鄉的老中醫們,就是一群熟悉人情世故,精於刀針方藥技術且與病人打成一片的聰明人。

當時文革,毛澤東重視中西醫結合和赤腳醫師,因此組織人員編寫教材,並匯集了全省各地的名老中醫的醫案,黃煌老師當時就在編寫組工作,在那段時間大大的深化他對中醫的認識。在整理各個大老的醫案時,就等同於他陪同一起看到了這些病歷經過,用藥處方,這是一個多麼難得的學習機會,匯聚了各路人馬看診醫療思路的精華,擴展其看診思路的廣度。

學習中醫,熟讀經典是個必經的過程,跟多數人相似,讀起醫案總是比較引人入勝,好的醫案寫起來不輸章回小說,現在的醫書雖多,總類各式,但總不似那些經典,滋味不同,適合反覆溫習,因此在不同階度回顧經典都會帶來不同的省思,這是向下紥根的深度。

同樣的,行醫過程當中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通常都是每一個活鮮鮮的病例,尤其是那些顯效、大大突破的病例以及那些讓人沮喪的病例,但每一個醫案都是讓自己往前推進的最大源動力,說真的,若每一個醫家都可以將自己的失敗病例詳實記載及分析,一定會讓中醫更向前躍進一大步,可惜是這種作法通常有點違反人性,所以真正實踐的人並不多,所以對於能夠將自己失敗案例記載公諸於世的醫師,我們要肅然起敬。


從這裡回過頭來看,成就大師的內在關鍵因素主要在於以下幾點,第一個性格(personality)-努力,第二點在於觀察力入微,第三點開拓此領域的廣度及深度,第四點誠實的面對自己。


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